老公寓可說是台北的特色建築之一,雖然他的年代不如閩南建築、日式建築久遠,但說起他的多樣性,以及圍繞公寓而衍生的元素,可說是相當的豐富。而這些豐富多樣的看點,有時就如同老公寓樸素的特質,稍不留意就容易錯過直得細細品味的特色。騎著單車接連穿過幾個街區,就能看出不同建築中的相似與各自的特色。
公園旁邊的小小餐酒館,不僅外觀看起來很典雅,內部也相當的溫馨,照片讓人有種物疑為到異國的錯覺。
步登公寓的一大特色便是擁有各式各樣的樓梯,這棟公寓的樓梯就有種城堡塔樓的風格。
簡單的標語,這樣算是廣告還是塗鴉呢?
大樓旁邊整排的路桿,不曉得是否有特殊的用途,還是純粹裝飾用。
不仔細看的話,還沒發現牆上的是塗鴉,不過真難想像塗鴉客是怎麼泡上去塗鴉的。
100元在現在可能有些便當都不只這個價格,在巷弄內卻有泰式吃到飽餐廳,真讓人好奇是不是廣告手法,還是老闆真的想開創新型態的吃到飽餐廳。
花格磚事步登公寓的一大特色,陽台與樓梯間的款式既相似卻又不同。
外觀看起來像是迴旋造型的樓梯間,不知道內部的樓梯是不是也剛好是迴旋樓梯呢?
樸素的綠色系外牆,非常適合石元素的素材當作裝飾。
沒有過多的裝飾,簡單的水泥天主堂,有種年代久遠的神秘感。
兩層樓都使用鐵窗作為窗戶的安全防護,但樓下的造型選擇顯然更符合整體建築的設計。
不起眼的巷弄中,還留存著五葉幸運草造型的造型。
巷弄中仍能保有如此典雅的獨棟寓所,可說是相當稀有的存在。
在網路時代以前,傳真機是文書傳遞的主力工具,隨著網路工具的發達,也取代了傳真機的功能,也讓相關的產業漸漸的消逝,僅剩巷弄中能看到如同遺跡般的廣告牆面。
巷弄裡的老房子總能找到懷舊的元素,尤其是用花格磚砌成的女兒牆已經不多見了。
陽台上暗橘色凸起的小裝飾,不知道是不是有特別的結構功能,還是單純的裝飾呢?
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流行美感,如此對比的橘藍配色建築物,現在算是相當少見了。
老公寓總是有各種看不完的樂趣,你能數出這張照片中有多少新舊元素嗎?
淺綠色的公寓,總是特別的樸素典雅,好像也是某個年代流行的色彩之一。
自然演替的力量,往往都是最好的綠美化推手,讓閒置的空屋成了現成的盆栽。
同樣是獨棟寓所,如果人去樓空的話,那麼很可能就會被植被悄悄進駐。
比起被修復完成的日式建築,這種藏在巷弄中,仍舊未被拉皮的野生日式建築,有時更有吸引力。
綠色草地上的塗鴉,像極了草地上的洗精靈,這時地景藝術跟塗鴉的界線似乎有點模糊了。
老公寓樓梯間的花格磚似乎都一樣,但仔細看的話每一棟使用的花格磚其實略有差異。
早期很流行住商合一的社區,彷彿在社區內就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,建築空間也相當的特別。
寧靜的小巷弄,每間矮房都有各自的特色,顯得格外平靜療癒。
花格磚不僅被用在建築的正面,也會作為側面的裝飾,並且增加不同方向的空氣流通性。
老建築標配的老鐵窗,總是特別和諧。
樸素典雅的獨棟小公寓,與旁邊都更完的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。
有一年被颱風吹歪的歪腰郵筒,因為具有鮮明特色而成為在地知名地標,可惜當天路過時有汽車違停,僅能勉強拍張與汽車合影的照片。
位在巷弄中的重機選物專賣店,門口還特地改成貨櫃門的造型,相當具有特色。
巷弄中閒置的房屋圍牆,牆上隱約留著一道門的痕跡,不曉得是後來填補上的,還是原先預留的,抑或是魔法故事中魔法師能穿越的神秘通道。
巷弄中無人打理的空屋,又成為一座都市中的大型盆栽。
幾何風格鮮明的壁磚,經典又不失風格。
具有特色造型的樓梯間,像是巨人的儲藏櫃一樣。
紅色系的老公寓,搭配弧形的窗台,簡單的設計又帶有點愜意,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多看兩眼。
花格磚雖然不再是台灣現代建築常用的元素,但也能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他的身影,像是這間選物店的門口就採用了花格磚的意向,不曉得這能不能算是選物的一部份呢?
社區的大門藏有中國風格的磚瓦設計,乍看還會以為是某間寺廟。
外觀擁有城堡風格的獨棟建築,給人的感覺有別於樸素的巷弄寓所,展現出城市建築的多樣性。
敦化北路自民國以來一直是迎接外賓的重要道路,直到今日仍是相當舒適與模範的街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