巷弄裡的浴池:大埔街周邊

萬華的大埔是條小街,可能沒太多台北人聽過,隱藏其中的雙園浴池就更無人知曉了。區內如迷宮的巷弄布滿許多舊時元素,卻隨時可能因都更步入歷史…

本區以艋舺大道、和平西路、莒光路、萬大路等幹道為界,內有汀州路和中華路等次級道路,大埔街尺度最小。街區東側,汀洲路和大埔街25巷交口土地上,半荒棄的公家眷舍被叢叢植被包圍,似乎欲與鄰近的植物園遙遙相應。

莒光路上的里民活動中心。天龍國的活動中心樣態多元,是有趣的觀察對象。廈安里的空間寬敞,尤其是大尺度的玻璃牆面和字體,猶如汽車販售門市。

大埔街巷弄被中華路二段切開。中華路與和平西路騎樓轉角鋪設的是老派地磚,盛開著美麗的六瓣花朵。

中華路西側、大埔街口的公車站牌,兩張木座椅反向固定在人行道上,有種非鬧區動線上的悠閒。

中華路上一棟白屋,身後區域由大埔街、莒光路圍成,全是狹窄曲折的巷弄。

如迷宮的路徑,向陽處吊掛著一件現今已難遇的簑衣。

巷弄裡的矮屋,交雜出現磚、木、鐵皮建材,皆非一般市區裡的主流物種。

莒光路112巷的小屋,同戶圍牆卻在樹蘭轉角處一分為二,一側保留原唭哩岸石,大門一側則重新處理,但花台仍是唭哩岸石,有新舊融合之感。

一旁的白屋地處丁字路口,敷上舊時黑色的防水氈布,遂形成視覺反差。

街廓裡藏著一處占地不小的傳統院落,三面臨巷道。從側門門楣鑲的「千祥雲集」刻字及山牆細部,都透落出曾是大戶。惜三合院廣場已成停車場。

在老區蜿蜒巷弄裡,卻蹦出一扇迥異傳統樣式的鐵窗。

街廓北側以艋舺大道為界,68巷的一間老屋。木門配上馬賽克貼磚,還設了個信箱口。頁首的公共浴池就隔壁,近大埔街22巷的巷口。

區內處處掛著準備都更的招牌,街廓裡一些老屋元素,都進入了倒數階段。

街區裡大部分的住屋是相對狹小且沒院子的,這一戶不但有,還是「二進」?

理髮店的老招牌,店名喜氣。是的,人人都需要「大好年」。

手感地圖

萬09